这无疑有“窄化”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倾向,也不利于真正全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2022-09-01 18:27:23 · 中人社传媒 · 兴仁平
8月24日,中国老龄协会上线中国老年人才网。按照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的致辞,其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库和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,旨在为老年人再就业拓宽渠道、搭建平台、奠定基础,加快老年人才集聚,打造老龄人力智库,推动老龄人力资源开发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可是,笔者发现,不少媒体以《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,老年人再就业提上日程》《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2天,5000多名求职者、100多家企业注册》《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,促进老年人再就业需要打哪些“补丁”?》等为题对其上线消息进行的报道,却似将“老龄人力资源开发”等同于“再就业”。这无疑有“窄化”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倾向,也不利于真正全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事实上,细看中国老年人才网加拿大28首页频道可知,其除了“求职招聘”“择业指导”,还有“时间银行”“隔代教育”等。即老年人再上岗,除了为获取报酬进行的务工劳动,应该还有如为增加自己“时间银行”储蓄而开展的公益服务,为子女减轻后顾之忧而承担的带孙活儿等。这些也可以对老龄人力资源进行再开发,并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。
老年人做公益是一种“再奉献”。他们开展公益活动能发挥天然的优势,如耐心、热情、有时间、擅长调解矛盾、社会关系广阔、具备专业知识等。尤其是对于能够就近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,有调查显示老年人通常被认为比较擅长居民议事(48.67%)、社区管理(48.08%)、青少年教育(46.61%)、环境监督(42.77%)及民事纠纷调解(39.82%)等。这些不仅能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、获得社会认同,还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文明、和谐社会建设,是互利双赢之举。
老年人带孙辈是一种“再出发”。国家鼓励生育,但配套的普惠性托育服务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提供,双职工的年轻夫妇当下最可期待的还是自己的父母能搭把手。那么,“不放心老人带孩子”的问题可以解决吗?其实,当下能带孙辈的老人多是50后、60后,受教育水平更高,知识视野也相对开阔,是否能以一种从思相观念到具体行动“再出发”的状态开展好“育儿服务”呢?而“雇主”儿女们,则可一边以指导、赞赏提供精神肯定,一边以礼物、工资提供物质肯定。如此小家和美,国家何愁不欣欣向荣?
随着时代发展,老年人的追求也在迭代。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如切实立足“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”,定可让越来越多的“新老人”感觉更幸福,同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特别声明:本文为湖南民生网独家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